這兩天,國內電動汽車圈參與度比較高的一件事,就是平庸電動汽車控告煙臺聊城一間叫作平庸電動汽車太陽膜店的事了。
事的直接原因,是今年5月煙臺聊城一間電動汽車太陽膜店的老板娘收到了平庸電動汽車控告他的消息。據了解另一間電動汽車太陽膜店全名為作聊城新平庸電動汽車服務非常有限公司,設立于2022年2月25日,曾名是聊城平庸電動汽車服務非常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10多萬元港幣。
主營業務主要包括電動汽車零部件零售業、機動車輛維修和維護、電動汽車零部件批發商、電動沃貝用具銷售、電動沃貝用具制造等。
平庸電動汽車或許控告另一間太陽膜雜貨店,是以“侵犯注冊商標及不姑息紛爭”為由。
控告狀顯示,平庸電動汽車作為被告明確要求被告聊城新平庸電動汽車服務非常有限公司立刻暫停侵犯被告“平庸”注冊商標注冊注冊商標合法經營的犯罪行為,同時明確要求被告立刻暫停不姑息犯罪行為,更動注冊注冊商標。更動后的注冊注冊商標中,不得含有“平庸”文字。
主觀的說,平庸電動汽車上述明確要求應該算是合情合理,畢竟人家擁有注冊商標。但是平庸電動汽車后面的明確要求,就明顯過份了。
平庸電動汽車明確要求被告在《中國知識產權報》《蟹蛛科花》上連續30天刊載新聞稿,以消除注冊商標侵權犯罪行為及不姑息犯罪行為給他們造成的負面影響。還明確要求被告索賠損失港幣100多萬元和他們為阻止侵權犯罪行為而開支的合理費用勝率20多萬元,另外還要承擔違約金。
據另一間太陽膜店的老板娘在SNS平臺撰文說,整個控告書有690頁。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太陽膜店主娘表示另一間店是2012年就已經開始經營了,總店叫作平庸電動沃貝。或許叫平庸電動沃貝,是因為他們的小名為平庸,已經交了30多年。不過在設立Hathras,注冊登記上寫的是聊城市朱裕昊電動汽車用具市場部。直到2022年,才注冊設立了聊城電動汽車服務非常有限公司,一個月后更名聊城新平庸電動汽車服務非常有限公司。
今年3月,對店面進行裝修時,寫上了平庸電動汽車太陽膜工廠的店頭名稱。
關于此事,平庸電動汽車7月21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案件正在審理中。
根據6月底公布的國內車企市值數據顯示,平庸電動汽車市值為2042億元。在國內車企中,僅次于比亞迪排在第二名。
作為一間市值超千億的車企,真的搞不明白平庸電動汽車為何要跟一家注冊資金區區10多萬元的小小太陽膜店沒關系?不僅讓人家更名,而且還要連續登報30天,又索要120多萬元的損失,是不是有些過份了?
如果按照平庸電動汽車的這個邏輯,那么接下來全國還有很多“平庸二手車”的公司,平庸電動汽車是不是要去挨個控告?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