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末經濟報導本報記者張梓桐 北京報導
8月23日消息,據上交所,波季爾電子技術(北京)股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波季爾微”)首次發行股票人民幣優先股(A 股)并在雙創板掛牌上市的申請,已經北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審核委員會表決透過。這意味著公司擇日即將掛牌掛牌上市。
公司主要就從事有線物聯網控制系統級晶片的研發、設計及產品銷售。主要就產品為高效能有線物聯網控制系統級晶片。
21世紀末經濟報導本報記者注意到,公司IPO早在去年6月就獲得立案,但在今第一年初于雙創塞雷縣會時無獨有偶。
2023年1月12日,波季爾微收獲“延期表決”。根據公布,公司需要進一步落實兩個事項,第一個是前述掌控政協額未清償及償付能力的說明,第二個是保薦人產品銷售成本費用大幅高于南埃爾普公司平均值的其原因和必要性說明。
2022年業績預期明顯大幅下滑
在股東結構各方面,波季爾微招股公布,公司目前無控股股東,前述掌控人為陳家航,其間接持有公司2.79%的股權,透過北京芯狄克、北京芯析間接地掌控公司8.07%、7.16%的股權,間接及間接地持股比率總計為18.02%。
與此同時,陳家航透過與公司股東盛文軍、北京凌析微、MINGJIANZHENG(阮福昀劍)、玉林鵬、鵬博士、貍尾豆昭拓簽訂《完全一致暴力行動人協議》、形成完全一致暴力行動關系掌控波季爾微22.15%的股權,總計擁有和掌控的公司股權和投票權比率為40.17%。
在業績預期各方面,2019年-2021年,波季爾微營業收入分別為32009.27多萬元、45375.07多萬元和64952.47多萬元,2019年至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為42.45%;變動表常規性當期后歸屬母公司優先股股東的凈利分別為1364.45多萬元、2687.61多萬元和7455.22多萬元,保持了快速增長。
但好景不常,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60929.95多萬元,較2021年大幅下滑6.19%,變動表常規性當期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為3480.48 多萬元,較2021年上升53.31%。
公司說明稱,業績預期波動的主要就其原因包括:受2022本年度年來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的負面影響,2022本年度產品營收體量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所實現產品銷售中,利潤率最高的單模和相對較高的Bluetooth LE 商品受到下游消費電子等終端產品客戶自身商品策略調整、所在專業領域的消費需求短期抑制等負面影響,備貨體量及占比略有上升,與此同時利潤率較高的2.4G晶片備貨體量及占比提高;受硅片代工產能緊張、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2022年年來各類商品的單位成本增加、利潤率略有上升。
除此之外,公司目前仍存在主要就供應商集中的風險,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比率分別占當期采購總額的83.80%、79.18%和 86.65%。
據招股,公司采取Fabless的運營模式,從事半導體晶片商品的研發、設計及產品銷售業務,將晶片制造相關工序外包。公司的生產性采購主要就包括硅片、存儲晶片和封裝測試等,公司的供應商主要就包括中芯國際、華潤上華、臺積電、兆易創新、華 天科技和震坤科技等。
而難以避免的是,公司在存貨價值各方面仍然面臨著較大的跌價風險。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1559.04多萬元、22961.28多萬元和24657.94多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4.76%、26.18%和26.91%,存貨體量隨業務體量擴大而逐年上升。
實控人動態調整還款計劃
據招股,為了向波季爾有限原股東“貍尾豆高鵬”支付股權收購款項、完成原股東“貍尾豆高鵬”結構化安排的拆除,公司實控人以借款方式籌集相關資金導致負有大額債務。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息負債本金余額為3.94億元,其中股票質押借款本金余額為6156萬,并購貸款本金余額為33220多萬元,有息負債本息余額約為4.45億元。截至2023年6月20日,陳家航已歸還股票質押借款全部本金余額及利息,歸還2023年上半本年度并購貸款本金750多萬元及2023年上半本年度利息,剩余并購貸款本金余額為 3.247 億元,本息余額約為 3.68 億元。
陳家航表示,將根據未來期間的收入、財務和流動性情況,合理、適當地安排并動態調整還款計劃,透過出售個人資產等方式提前償還浦發銀行借款部分本金及股票質押借款,以積極有效地減少總體債務體量。
另外就陳家航而言,其個人也存在著未來可能被證券監管部門采取行政處罰的風險。
根據公布,陳家航被采取監管措施的情況如下:公司關聯方鵬博士存在未完成回購計劃的情形,上交所對鵬博士未完成回購計劃行為對鵬博士及其董事長陳家航通報批評,北京證監局對公司關聯方鵬博士出具警示函;陳家航因減持鵬博士股權計劃公告的減持區間公布不準確被上交所、北京證監局出具警示函;陳家航因鵬博士信息公布不及時被北京證監局、上交所出具警示函。
而從商品結構來看,公司商品下游市場集中于消費電子領域,商品結構中低功耗藍牙類SoC商品、2.4G私有協議類SoC商品、兼容多種物聯網應用協議的單模類SoC商品占比較高,2020年、2021年及 2022年,公司商品線中上述三類商品的產品營收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分別為98.57%、97.50%、92.98%。
此外,在行業技術壁壘各方面,公司本身的核心競爭力也相對較高。其主要就商品2.4G私有協議類SoC商品技術難度層次相較其他商品線較高,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公司2.4G私有協議類SoC商品的產品營收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分別為34.78%、23.41%、34.32%,為公司主要就的產品銷售商品類別。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