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迄今,雙創板復牌已經“母親節”。蔗茅,雙創板消費市場運轉相對平穩,投資人參予熱忱高,每項機制初顯實效。
問一:請概要如是說雙創板復牌首月消費市場運轉概述。
答:
整體來看,雙創板復牌以來整體相對平穩,消費市場熱忱度處于低位,投資人情緒逐漸趨向理智。從整體走勢看,經歷了充分角力、震蕩下跌、重回理智的過程,迄今28家已掛牌上市雙創板公司股價全部下跌,較市盈率平均跌幅171%,跌幅平均收入160%。clade看,生物制藥、第三代信息技術跌幅居前;中、小總市值股跌幅高于大總市值股。從次新股表現看,波動在預期的合理范圍內。前四日無管制性管制期,除首天外,僅2只次新股促發尾盤臨時復牌,多數情形下優先股管制性在20%以上;實施管制性管制后,個股管制性進一步減縮在10%以上,僅4只優先股出現跌停,累計5次。從買賣熱度看,前期相對較低,隨后趨向相對平穩。雙創板首月成交金額(含尾盤固定及大宗)合計5850億,月均254億,占深市占比為13.8%?,F階段波動率從復牌首天的78%已平衡在10%-15%區段。從投資人結構看,近六成啟用雙創板職權的投資人參予首月買賣。企業法人投資人為雙創板參予主體,買賣占比89%,專業機構買賣占比11%。未來,隨著新股供應常態化、投資人參予熱忱回穩,雙創板估值將逐漸重回理智。
問二:請概要如是說雙創板深股通及轉融資銷售業務的整體情形。答:
雙創板首月深股通銷售業務運轉態勢良好,深股通銀行存款規模在逐漸上升后回穩。截止8月20日,雙創板深股通銀行存款為60.32億,占掛牌上市可商品生產總市值(922.86億)比率為6.54%。當中,融資銀行存款為32.97億,占深股通銀行存款比率為54.66%,占掛牌上市可商品生產總市值比率為3.57%;股指期貨平衡度數額為27.35億,占深股通銀行存款比率為45.34%,占掛牌上市可商品生產總市值比率為2.96%。首月股指期貨平衡度數額占深股通銀行存款比率基本平衡在40%-50%之間。前兩年,截止8月20日深市SSD深股通銀行存款為4599.46億,占掛牌上市可商品生產總市值(27.68萬億)比率為1.66%,當中股指期貨平衡度數額39.42億,僅占深股通銀行存款的0.86%。
截止8月20日,雙創板轉融資銷售業務投資顧問受托銷售業務(以下簡稱投資顧問受托)的投資顧問受托平衡度為1.53萬股、數額為45.74億,占雙創板掛牌上市可商品生產總市值的4.96%。前兩年,截止8月20日,深市SSD投資顧問受托平衡度為1.25萬股、數額為14.41億,僅占深交所SSD掛牌上市可商品生產總市值的0.005%。
問三:請概要如是說現階段雙創板立案企業的整體情形。答:
截止8月21日,雙創板累計立案企業152家,整體情形如下:從行業分布看,堅守雙創板支持國家戰略定位,企業集中于“三個面向”“主要服務”“重點支持”“推動融合”等領域。當中,第三代信息技術57家、生物制藥34家、高端裝備28家、新材料14家、節能環保新能源及其他行業共19家。從掛牌上市標準看,有129家、4家、1家、11家、4家企業分別選擇了雙創板一至五套掛牌上市標準,另有3家企業選擇差異表決權/紅籌企業適用的第二套“總市值 收入”指標,包容性特征體現明顯。從財務狀況看,近三年平均收入復核增長率49%。從研發情形看,近一年平均研發投入占比11.45%。整體來看,立案企業基本反映了我國雙創企業的發展現狀,與現代科技公司具有的高成長、強研發、稀缺性發展規律相吻合。
問四:從消費市場反饋來看,已掛牌上市的28家雙創板公司市盈率格符合消費市場大多數的預期。請概要如是說雙創板企業整體發行情形。答:
從靜態市盈率指標看,28家公司2018年扣非前攤薄后市盈率區段為18-269倍,平均收入45倍;扣非后攤薄后市盈率區段為19-468倍,平均收入48倍。從動態市盈率指標看,28家公司按照2019年預計每股收益計算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34倍。絕大部分公司發行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也基本落于賣方建議估值區段內,符合消費市場預期。28家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低有別,體現了消費市場對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差異化價值判斷。
從28家公司的定價情形看,雙創板消費市場化發行機制初步顯效。通過提高網下機構占比、試行跟投制度、投價報告約束機制、剔除最高報價機制等措施,形成了相對理智、獨立判斷、壓實責任的發行承銷環境。現階段,28家公司每個網下賬戶、每個投資人每次申購獲配數額平均收入提升至39萬元、109萬元,是近3年現有板塊的37倍、62倍,有效加大了網下報價的約束。28家公司的跟投數額為0.26-2.1億,絕大部分保薦機構定價時與發行人進行多輪角力,體現了跟投效果。
問五:請概要如是說雙創板復牌以來的持續監管情形。答:
復牌以來,深交所以提升雙創板掛牌上市公司質量為目標,努力防止各種亂象在雙創板發生。從實際情形看,信息披露秩序整體相對平穩,持續監管開局良好。一是發揮雙創板制度優勢。持續監管環節有多項重要制度創新,如簡化冗余信息披露、壓實保薦機構持續督導責任等,已經得到運用,并在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澄清消費市場質疑、保障復牌初期信息披露消費市場秩序中發揮了作用。二是及時回應投資人關切。第一時間審核公司公告,針對個別雙創公司的核心技術涉及專利訴訟,在證監會掛牌上市公司監管部的指導下,會同相關派出機構,及時采取監管行動,督促公司向消費市場說清講明有關情形,并督促保薦機構發表核查意見,充分滿足投資人知情權、緩解消費市場擔憂。三是做好信息披露監管服務。復牌初期,組織完成首期雙創板公司董秘資格培訓,明確規范運作和信息披露的紅線雷區。同時,與首批掛牌上市雙創公司開展“一對一”溝通交流,面對面指導公司掌握信息披露銷售業務,確保信息披露和銷售業務操作“零差錯”。
問六:雙創板復牌以來,投資人參予熱忱較高。請概要如是說首月異常買賣行為監管情形。答:
在首批雙創公司掛牌上市后,深交所根據《雙創板優先股異常買賣實時監控細則(試行)》,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控,保障消費市場買賣有序進行。整體來看,雖然投資人參予熱忱高漲,但大多數投資人秉持了對規則的敬畏之心,“踩線”行為不多。期間,共發現8起異常買賣行為,包括5起拉抬打壓股價類、3起虛假申報類異常買賣行為,對9名個人投資人采取了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當中8名投資人為超大戶。
(原標題《關于雙創板復牌首月情形的答記者問》)
咨詢熱線
0755-86358225